9月7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系列论坛(六)在兰州化物所召开。该系列论坛旨在针对兰州化物所“十三五”期间的重大突破项目之一—“西部特色资源高值化利用”,通过系列论坛的形式,促进合作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席兴军副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魏芸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王静凤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倪汉文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农业食品国家标准要点和规范”“苹果叶渣中活性成分分离分析及活性评价研究”“海参功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和“植物源杀菌剂黄素甲醚的开发”的学术报告。席兴军副研究员的报告从标准的意义和概念出发,介绍了农业食品国家标准化的要点和规范。魏芸教授就其研究团队采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对苹果叶渣中的活性成分的分析,以及活性评价研究进行了介绍。王静凤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海参功效成分发现和功能开发上的研究。倪汉文教授着重讲述了植物源杀菌剂黄素甲醚的发现与应用研究。最后,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邸多隆研究员介绍了实验室的概况以及其团队在高分子多孔分离材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00余名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并就报告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专家报告
论坛现场
席兴军,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食品感官分析。先后主持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财政部、国家标准委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1项,参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项目11项;主持起草了6项国家标准;发表论文27篇,参编著作4部。
魏芸,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离分析及资源化和分离介质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等项目。发表SCI收录英文论文51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3项国家标准样品证书。
王静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分子营养学、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与利用。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10余项。共发表核心论文200余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文章6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倪汉文,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杂草治理和生物农药的开发。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国家“863”计划、公益性科技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70多篇,编写多部书籍,申请专利多项。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