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在讲述中华文明的特质与气质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协和万邦”出自《尚书·虞书·尧典》,原文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邦是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加之族群众多,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是小邦林立。在尧舜时代,鉴于当时“天下万邦”的社会现实,尧提出了一个道德理念:“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即主张先由家族和谐,扩展到社会和谐,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谐,引申到今天,就是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让各个国家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协和万邦”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担忧,频频抛出“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强调“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这与5月14日他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的讲话相契合:“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中华民族没有对外侵略的传统。”不管一些国家抛掷给中国的那些偏见,是出于文化隔阂的想象偏差,还是出自别有用心的故意为之,我们不妨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谈谈中华民族的“和”文化。理解了这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处世之道,自然能拨开“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的迷雾。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行为方式。中国文化,是中和的文化,是涵容的文化,不是称霸型的文化、进攻型的文化,正因此,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讲求睦邻友好的民族,正因此,古代中国的发展,曾多次达到过同时期世界辉煌的顶端,然而即使国力鼎盛、兵马精良、粮草充足,中国都从未有过侵略、掠夺、霸占、干预他国的想法。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是成就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中,儒家讲“致中和”,表达的正是一种不扩张不过分的原则;道家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国文化圆融而不逼仄、通达而不狭隘,从来不以强姿态盛气凌人,却能安和四方而久远绵长。不止是儒家、道家,以“兵书圣典”著称的《孙子兵法》,也明确传达出了中国兵家对于战争的观点,就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百战百胜都不是兵家称颂的,唯以不打仗、不动武、不用兵,才是上善之策。在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下,连孙武这样的军事专家崇尚的也是“和”的理念。中国人,不愿意把一方的胜利建立在彼此伤害的基础上,因此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正基于此,古代中国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畅通了亚洲与欧洲、非洲,然而这路上往来穿梭的只有互助的贸易、互通的艺术、互敬的文化、互访的行者,没有交战的兵火、霸道的欺凌;正基于此,郑和七下西洋,走过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留下的都是大批的礼物、互惠的商贸、真诚的友情,以及即使遭遇了误解与冲突也坚持化干戈为玉帛的宽和气度……中国投注到外部世界的目光和脚步,从来都是为了沟通世界、和谐发展,而不是征服远方;中国踏上异国疆域的使者,从来都是为了在那土壤上传播友善、共创繁荣,而不是栽种仇恨。
中华文明上下绵延五千年,始终在交融互鉴、兼收并蓄中丰富和发展。对待其他文明,中国人历来主张平等而非傲慢、尊重而非偏见、交流而非交锋、包容而非排斥、和平而非对抗。这已然凝聚为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集体人格,成为渗透到炎黄子孙骨子里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哪怕在近代以来经历过战争、遭受过侵略,面对苦难、面对伤痛、面对不公、面对误解,依然怀宽和之心、抱和解之愿、行和睦之事、促和谐之态,运用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理念和智慧,将自己的成功与全世界人民分享,努力引领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形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