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科学之约 共享科普盛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侧记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武文宣 摄影报道
5月22日,小雨。以“百年复兴路 科学正当时”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如期举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向社会公众开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前沿科学设施。当天上午,在天水路的中科院兰州分院,科普讲座、科学实验、专家报告、科学公开课为兰州市民和学生带来了科技大餐。中科院兰州分院的专家与公众面对面释疑解惑,近距离参观科研现场,展示科技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推广……
学生们观看磁悬浮试验模型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都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活动作为中科院的品牌科普活动,已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探索科学的重要渠道,成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探索核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兰州近物所 走近“大国重器”
22日一大早,来自兰州市的市民和学生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门口排起了长队,现场井然有序。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的“国之重器”,也是此次公众科学日深受市民和学生喜欢的“项目”。在科学日活动中,除了大科学装置、聆听科普报告、玩转科学实验秀等环节外,还增加了科学互动小游戏、科普阅读等丰富有趣的活动板块。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展厅里,来自近物所的科技讲解员正在为孩子们讲解什么是离子,什么是重离子,重离子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加速的原理。
“大家都知道重离子加速器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讲解员说,“加速器除了治疗癌症之外,原子核质量评估是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目前已合成鉴别了20多种新核素。由于在合成新核素领域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国际原子核的质量评估发布权已从法国核谱质谱中心转移至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国际原子质量评估工作由近代物理所承担,终结了国际原子质量评估工作多年来为法国核谱质谱中心“垄断”的历史。
重离子在培育新植物方面也有着突出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新选择。通过重离子加速器,“绿草变红花”成为了现实。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碳离子束,对白花紫露草进行诱变育种,再三筛选后培育出稳定的白花紫露草色素突变体——冬花夏草,从而实现了“绿草变花”。
“新品种白花紫露草,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叶片为绿色,而一旦昼夜温度降至82.2℃时,只要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叶片就会出现粉色斑块,逐渐由夏草变为冬花。”科研人员耐心地讲解道。前来参观的学生不禁感叹:“以前只知道重离子能治癌,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其他用处,真是不虚此行。”
对此,兰州交通大学教师任月英深有感触地说:“尽管对于重离子加速器有所了解,没有想到重离子还有这么多用处,感觉很震撼。”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举行《揭开重离子治癌的神秘面纱》、《带你了解加速器》等科普报告活动,并向参观人员发放了研究所宣传册、重离子治癌介绍、核辐射宣传册、招生招聘咨询等宣传资料,供大家阅读学习。
在3D打印、磁悬浮列车等科技试验台前,中科院近物所的年轻科学家们与前来这里观摩的小学生及家长们互动交流。
面对玻璃台面上飞速旋转的磁悬浮试验模型,小朋友们兴趣空前高涨。兰州近物所博士生王力实介绍,“这个试验主要是要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超导,磁悬浮的基本原理,以及低温液体的效应,让孩子们对这些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中科院兰州分院的一处草坪上,主办方推出了“小小科学家”报告会,专门搭建了设有报告台和背景板的演讲区,小朋友们可以把现场学到的科学知识以演讲报告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当一回小科学家,体验科学带来的愉悦。
兰州化物所 院士专家当起“科普员”
会宁县汉家岔镇王马山村是兰州化物所的帮扶单位。近年来,化物所对王马山村产业、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帮扶。
张永华作为兰州化物所驻村工作队队长,在他的沟通协调下,会宁县汉家岔镇王马山中学校长王彦杰提前组织了70多名教师和学生。当天一早,王彦杰和学生们驱车160公里赶赴中科院兰州分院。
“什么是碳中和?哪位同学知道?”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报告厅里,在科普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聚精会神聆听报告。
当天,主办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化物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维民研究员,马立民助理研究员,宗莉高级工程师和高小龙研实员分别作了题为“高性能润滑材料技术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传感器——让生活更加智能”“碳中和与二氧化碳利用”“神奇的石头——认识世界、利用资源”的科普报告。
“我们学校的孩子们是第一次近距离聆听院士专家的报告。”王彦杰说,“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增长了见识。”
在兰州化物所大楼前的广场上,来自化物所的青年科普老师一边演示“火山”喷发科学小实验,一边向学生们解析其原理。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我们可以从试验中去模拟火山喷发的情景。现在,我们将小苏打(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加入容器,就会产生二氧化碳,我们再添加一点红墨水,以增加颜色,就会看到澎涌而出的‘火山’。”现场演示“火山喷发”的化物所科普老师对学生们这样说。
现场,华林路小学的姚佳玉同学说,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会了“火山”喷发的试验,还知道了原理。
在此次活动中,化物所的科普老师们还现场为学生们演示了《翻滚的熔岩》《多彩水精灵》《我是小小魔术师》等化学互动游戏,让走进这里的参观者亲身参与,体验科技的力量。
一大早,科学院中学的赵文颖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国家重点润滑实验室。科学院中学的王琳钧同学告诉记者:“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平时我们接触不到的机器,还让我们了解了润滑材料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走进化物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们不但见到了很多精密仪器,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和我的学生都很受启发。由于我带的这些孩子才上初一,还没有接触物理和化学,但此次科学之旅对他们具有‘导入’作用,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赵文颖老师说。
西北研究院 冰川冻土科普备受青睐
上午,在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技创新馆的小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记者看到,孩子们席地而坐,一边专心听报告,一边捧着本子专注记笔记。
当天,王建、李宗省两位研究员和郑剑锋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中国积雪特性与分布调查”“走近祁连山”“漫谈冻土、工程与环境”报告。报告中,王建研究员重点介绍中国积雪特性与分布调查,郑剑锋助理研究员作了漫谈冻土、工程与环境报告。
在科技创新馆里,孩子们聆听科普老师对于冰川、冻土科学的现场讲座。兰州畅家巷小学的张力壬同学说:“在科学日活动中,我们听了科普老师对冰川冻土的讲解,让我增长了科学知识,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长大后,我要钻研科学,建设我们的国家。”
“风火山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隧道,我们主要研究冰川、冻土、沙漠……”在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技创新馆里,讲解员用朴实的话语,将该所的性质、定位,以及所在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一一道来,让众多参观者肃然起敬。
在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沙盘前,科普讲解员重点介绍了西北研究院通过完善以调控热传导、辐射和对流为理论基础的冷却路基筑路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筑路技术核心难题、解决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世界难题的有关情况。
活动当日,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还开放了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及展室,以及文献情报书库及图书馆。
(兰州日报社张万宏、兰州晚报社何燕 对本文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