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来兰州化物所

  710号,应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题为“新型碳材料制备与储能界面构建”和“Flexible Energy Storage: Zinc Based Batteries”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朱彦武教授分享了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在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朱彦武教授团队从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始,总结其制备产业化进展和相关工业应用,及其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低成本、可控的方法将现有纳米碳材料进行组装与重构,得到新型三维碳材料,该碳材料具有更多优异特性,特别是可作为高性能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使用。为深入理解碳材料在能量存储与转换中的关键作用,朱彦武教授还介绍了为优化碳材料性能而进行的结构、组份和界面调控相关工作,尤其是利用单层石墨烯作为模型材料构建的“单原子层实验室”最新研究进展。 

  支春义教授分享了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在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和空气电池等柔性能量存储和转化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凝胶电解质,其包含由氢键和乙烯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VSNPs-PAA)交联的聚丙烯酸,该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解质不仅具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拉伸特性和自修复特性。采用VSNPs-PAA作为电解质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自愈合特性,即使在20个循环的断裂/愈合之后,其愈合效率仍能达到100%,并且在60%的应变条件下仍具备优异的电化学储能特性。此外,支春义教授团队还采用一种新的分层聚合物电解质成功研发出一种安全、可穿戴、可充电的固态水系凝胶电解质(HPE)。由于HEP优异的柔性、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安全性能,该电解质可以充当离子导体和隔膜应用在储能器件中。这种固态电解质应用在锌离子电池中,其能量密度为14.6 mWh cm3、比容量为280 mAh g-1,在1000圈循环之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7%。 

  朱彦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在国防科技大学取得应用物理学士学位,2003年在北京大学取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超过120 篇,共被引用20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4000余 次,H因子50。获2016IUMRS-MRSS青年科学家奖和2017APEC科学创新研究与教育奖,入选2014-2018Elsevier中国材料科学家高被引榜单。 

  支春义博士于2004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期间在王恩哥教授的指导下从事BN纳米结构的性能研究。随后以博士后研究员、ICYS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从事研究。2012年到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工作。支春义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柔性可穿戴器件等,迄今已在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 Ed., ACS Nano Adv. Mater. 等期刊发表240余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5000次,H因子指数为68,同时获得70多项专利。 

  朱彦武教授作报告 

   

  支春义教授作报告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