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润滑是指利用固体粉末、薄膜或整体材料来减少作相对运动两表面的摩擦与磨损并保护表面免于损伤的作用。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摩擦学名词术语,固体润滑的定义是:能保护相对运动表面免于损伤并减少其摩擦与磨损而使用的任何固体粉末或薄膜。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剂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润滑膜,降低摩擦磨损。
固体润滑剂概念应用较晚,1829年伦尼(Rennie)进行了石墨和猪油复合材料的摩擦试验。二硫化钼是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用作润滑剂。目前固体润滑剂已在许多机械产品中应用,可在许多特殊、严酷工况条件下如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气氛、强辐射等环境条件下有效地润滑,简化润滑维修,为航天,航空与原子能工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技术。
对固体润滑剂的基本性能有以下要求:
(1) 能与摩擦表面牢固地附着,有保护表面功能
(2) 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
(3) 稳定性好,包括物理热稳定,化学热稳定,时效稳定和不产生腐蚀及其他有害的作用
(4) 要求固体润滑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由于固体润滑剂不能像润滑油那样可以把摩擦界面上的摩擦热导出一部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很难补充,因此在选用时应根据固体润滑剂的特点,考虑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固体润滑剂分类标准,综合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提出的方法,固体润滑剂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层状晶体结构固体润滑剂(易于劈开的化合物或具有减摩作用的单体物质)按结合形式,结晶体系和成分可分为: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氟化物、卤化物、单质(石墨等)、氮化物、氧化物、有机物等
(2) 非层状无机物 可分为:硫化物、碲化物、氟化物、陶瓷和超硬合金
(3) 软金属薄膜 如Au、Ag、In、Ca、Cd、Pb、Sn及其合金
(4) 高分子材料 如聚四氟乙烯、聚缩醛、尼龙、聚酰胺、聚酰亚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等
(5) 化学生成膜 如磷酸盐膜
(6) 化学合成膜 如在镀钼的金属表面通以硫蒸气,生成MoS2膜等
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作成整体零部件使用 某些工程塑料如聚四氟乙烯、聚甲醛、聚缩醛、聚酰胺、聚碳酸脂、聚砜、聚酰亚胺、氯化聚醚、聚苯硫醚和聚对苯二甲酸酯等的摩擦系数较低,成形加工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抗冲击能力强,可以制成整体零部件,若采用玻璃纤维、石墨纤维、金属纤维、硼纤维等对这些塑料增强,综合性能更好。使用得较多的有齿轮、轴承、导轨、凸轮、滚动轴承保持架等。石墨电刷、电接点、宝石轴承、刀刃支承等则是使用一定特性的材料直接制成零部件来使用的例子。
(2) 作成各种覆盖膜来使用 通过不同方法将固体润滑剂覆盖在运动副摩擦表面上,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自润滑性能的干膜,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成膜的方法很多,各种固体润滑剂可通过溅射、电泳沉积,等离子喷镀、离子镀、电镀、化学生成、浸渍、粘结剂粘结、挤压、滚涂等方法来成膜。
(3) 制成复合或组合材料来使用 所谓复合(组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或复合起来使用的材料系统。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状都是不同的,而且是互不可溶的。组合或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一种性能更优越的新材料,一般都称为复合材料。目前用得最广的有称为"金属塑料"的复合材料(国外牌号有DU材料)以及表面带自润滑层的聚缩醛DX材料。
(4) 作为固体润滑粉末来使用 将固体润滑粉末(如MoS2)以适量添加到润滑油或润滑脂中,可提高润滑油脂的承载能力及改善边界润滑状态等,这也是较常用的使用方法,如MoS2油剂、MoS2油膏、MoS2润滑脂及MoS2水剂等。以粒度小于0.5m的固体润滑剂加到发动机润滑油中,这些小颗粒能通过滤器进到摩擦面,当摩擦面因某种原因暂时缺油时,固体润滑剂的小颗粒起润滑作用,起到短时间应急的作用。
使用固体润滑剂,一定要了解固体润滑剂的特性,根据工作条件合理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用的几种固体润滑剂如下:
(1) 石墨
(2) 二硫化钼( MoS2)
(3) 聚四氟乙烯(PTFE)
(4) 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