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使命在心 “润”物无声——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党总支

从神舟飞船到天宫空间站,从问天、梦天实验舱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当我们仰望苍穹,为一项项航天工程的重大进展而欢欣鼓舞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支默默提供重要技术保障的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实验室为278次发射任务的677颗/艘卫星、飞船、新型飞行器及深空探测器运动机构提供了润滑材料技术保障。

党建引领,不忘初心,顶天立地,“润”物无声。多年来,实验室党总支将党建与科研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带领科研工作者们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担历史使命,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潜心科学研究,出色完成了一项项科研攻关任务,用智慧与汗水铸就了中国润滑材料与技术的辉煌,为保障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图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者就实验情况开展讨论。

传承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扎根奉献

提起实验室的发展历程,这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如数家珍。

1958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怀揣科技报国梦想,老一辈科学家陈绍澧、党鸿辛等人与100多名科研工作者一道,从海滨城市大连西迁至兰州,在这里开始了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研究工作。

60多年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等为代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薪火相传、坚守奋斗,谱写了中国润滑研究事业的宏伟篇章,形成了“前沿引领、务实合作、创新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实验室党总支书记杨军说。

传承宝贵精神,引导科研工作者们不忘科技创新初心、牢记科技报国使命,成为实验室党总支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基础上,党总支组织开展“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主题活动,邀请刘维民院士等老一辈共产党员为全体党员职工做专题报告,讲述固体润滑学科历史,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邀请所党委副书记、所长周峰讲述新形势下实验室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抢占科技制高点上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鼓励大家扎根西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通过一系列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润滑实验室一员的骄傲,也更加明白身为科研国家队人的职责。”党员研究员程军由衷地说。

强大的精神感召下,一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凝聚在党组织周围,180多人的实验室里,有党员80多名,不断有新的力量被源源不断吸纳进来。

2020年,硕士毕业的齐振涛刚来这个地处西北的实验室时,压根没有打算留下,“就想着过渡一下,在这里做做科研、发发文章,考上博士就走。”然而,短短一年的科研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决定。

实验室浓厚的科研氛围吸引着他,身边党员们的行为也深深感染着他:这里的科研不是为了发文章,而是真正聚焦国家需求;面对不同的科研路径,大家不去选择更容易的科研,而是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遇到紧急科研任务,党员总是带头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润滑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一年实习期满,齐振涛正式申请加入实验室,并在入所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引导学术追求——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做科研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做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在某个领域拥有国际话语权;立地就是要解决国家的技术需求,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老党员刘维民院士的这句话,已成为实验室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识。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实验室围绕“燃眉之急”和“心腹之患”,持续凝练亟需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引导大家自觉把学术追求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某领域装备关键系统密封圈产品结构非常复杂,国内缺乏相关核心材料与制造技术,过去一直依赖进口,研制难度很大。在导师刘维民和党总支书记杨军的鼓励下,程军毅然承接了这一产品的自主化研制任务。“身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身份使命,在科研攻关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程军回答得干脆。

顶着巨大压力,他与主管部门签订军令状,与项目组成员一道精心制定材料设计制备方案,夜以继日自主摸索出产品成型工艺,攻克系列关键材料和润滑技术难题,按期交付了产品。

重点科研任务往往复杂而艰巨,需要多学科配合,在党总支带领下,实验室打破原有课题组界限,以优秀党员科研工作者为骨干,组建攻关突击队,将大家拧成一股绳,合力攻坚克难。

2022年,以陈绍澧名字命名的轴承润滑材料与保持架攻关突击队成立。突击队汇集了五六个课题组的骨干成员,由党员担任队长和副队长,目标就是聚焦这一领域长期以来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尽快实现国产替代。

“加入攻关突击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要有更高的站位,从服务国家高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科研项目干好。”党员研究员、攻关突击队副队长蔡美荣主动请缨,承担起全新的超分子凝胶润滑脂材料研发任务。作为一项后端储备技术,这一研发成果并不能像其他成果一样,马上得到实际应用,蔡美荣却依然干劲十足,“我们不仅要追赶,还要做一些前沿的、超越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党员带头,开拓创新,合力攻关,科研工作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上天入海”,广泛应用于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深海远洋、装备制造等领域,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造科研环境——开放包容,鼓励探索

“能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开辟一个全新的方向,拿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离不开组织的引导和帮助。”2014年,王晓龙刚回国时,本想继续做表界面的润滑,但在课题组长周峰的建议、支持下,他果断放弃之前的科研积累,转而投入3D打印、增材制造领域的润滑研究,最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设一流科研环境,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做出一流科研成果”,朝着这一目标,党总支持续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帮助科研工作者尽快成长。

策划组织“博润论坛”,邀请青年研究人员互相交流、启发,鼓励大家不做跟踪模仿的研究,在独创独有与关键核心上下功夫,开辟新领域、发展新技术。扶持有兴趣有能力的部分青年人从事前沿探索研究,给年轻人留足自由探索时间,让大家心无旁骛、潜心科研。

从读研开始,党员研究员麻栓红就一直深耕在仿生领域的润滑研究上,至今已坚持了13年。和工程领域的润滑相比,这一方向更加小众,面临的困难更多,研发周期也格外漫长,麻栓红却从未动摇,“除了个人的兴趣驱动,更重要的是这里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让我能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有引导和鼓励,也有平台和资源。实验室筛选一批青年人才,成立未来润滑技术课题组,专注前瞻性、基础性的研究。麻栓红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并负责一个重要的先导项目。多年的积累下,面对挑战,他充满信心,“在做好原来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科学研究的广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宽松、包容、信任、支持”,采访中,这些词被反复提及。党建引领下,创新团队不断壮大、活力迸发,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3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2人获得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实验室已成为国际摩擦学及润滑领域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研究集体之一。“未来,实验室将在党总支的带领下,薪火相传、扎根奋斗,继续书写中国‘润滑’新奇迹。”杨军坚定地说。(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 吴叶柳,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供)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