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化物所3人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5月30日上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齐华、周峰、王爱勤等三位研究员分别获得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大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效衔接。该奖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

  据悉,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本届有10个科研团队获得奖牌,28位科技工作者获得奖章,258位科技工作者获得奖状。在京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现场参加会议,京外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参加会议。

  获奖者介绍:

  王齐华研究员,长期围绕制约高性能润滑及密封材料可靠性与寿命的关键共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在机械摩擦学和润滑材料领域做出了突出成绩,解决了我国航天、航空等部门重大型号建设中遇到的特殊润滑难题,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5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60余件。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

  周峰研究员,致力于解决材料表界面润湿、润滑和黏附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适合工程应用的湿黏附化学材料,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发展了20多种功能涂层产品,服务10多家企业;近三年发表SCI论文8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90余件、国际专利2件。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荣誉。

  王爱勤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凹凸棒石等黏土矿物功能材料自主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已实现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凹凸棒石纳米无机凝胶、棕榈油脱色剂、类玛雅蓝颜料、霉菌毒素吸附剂、钴蓝杂化颜料的产业化,对凹凸棒石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出版专著7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91篇,申请国家专利62件,国际专利2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件。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