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研究员和西北工业大学齐卫宏教授在二维材料层间摩擦力的摩尔纹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有限大体系中势能起伏主要由摩尔纹的不规则截断导致,研究人员推导...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将二氧化碳( CO2 )直接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碳减排”和“碳增汇”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多相融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
摩擦研究已深入到电子尺度,并取得了许多瞩目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压力诱导超润滑的提出为实现超润滑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但固体界面摩擦性能的计算尚未实现自动化和高通量,计算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后处理浪费了科研人...
超润滑是指摩擦系数为0.001量级或更低的超低摩擦状态。超润滑界面的构筑在高端装备、硬盘技术、太空探测、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发展长效稳定的超润滑技术一直是摩擦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与难点。然而,目...
2月11日至12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本次会议是在中科院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
聚酰亚胺( PI )由于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耐原子氧性能被广泛用于自润滑材料,在PI的整个基体中加入纳米填料以改善其摩擦学性能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成型方法的限制, PI的整体梯度结构很少被提及。...
现代生物医学中,与活体器官、动物模型以及人体临床试验相比,组织器官模型作为一种可复现人体器官复杂解剖结构的物理模型,具有成本低、符合伦理道德、易于操作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水...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在农历癸卯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向全所职工、研究生、离退休老同志,向长期关心支持兰州化物所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
摩擦磨损是运动机械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统计,摩擦消耗了1 / 3的一次能源,磨损导致了60%的机械部件失效。构建低摩擦、高稳定、长寿命润滑技术是摩擦科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超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能极大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