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基于s-p杂化开发新型太阳能转化材料

  报告题目:基于s-p杂化开发新型太阳能转化材料 

  报告人:郝维昌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时间:201711月23日(星期四) 下午3:00 

  报告地点:理化楼三楼会议室 

    

  简历:郝维昌,男,博士,教授。2003在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20056月出站后留校工作;20138月任教授。在此期间,多次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中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核物理学会正电子谱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30余次。在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J. Phys. Chem. CPRBAPL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200余次。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主要的究兴趣为氧化物材料电子结构,氧化物材料在环境及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二维纳米结构及器件。 

    

  报告内容: 

  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决定其对太阳能光谱的吸收特征,电子结构还对光生电子空穴对电极电位,及其激发、迁移和复合的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半导体能带理论,上述物理过程取决于材料的带隙、费米面的位置及电子有效质量这些基本电子结构特征。有效质量可以用能量对波矢空间的二阶导数来描述。sp电子形成的杂化轨道(s-p杂化)在空间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通过选择合适元素可以在价带顶和导带底形成曲率较大的能带,就有可能获得较低的有效质量,从而获得高的电子空穴迁移率。在元素周期表IA-VIIAIB-IIB区域选取那些丰度高、无毒、价格便宜的元素通过轨道杂化各向异性特征形成的化合物,有望获得高性能的太阳能转化材料。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