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学术报告—太空制造技术进展及思考

  时间:723 14:30     

  地点:理化楼三楼会议室 

  报告题目:太空制造技术进展及思考 

  报告人:王功(窦睿、赵伟补充) 

  摘要:太空制造是人类提升地外活动能力、开展深空载人探索任务的战略性关键技术,近年来世界各航天强国纷纷部署了太空制造领域的研究项目,并呈现日益加速研究趋势。随着各航天强国逐步开始布局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各类需求展现出牵引太空制造技术发展方向的作用,对太空制造技术的关注和期待逐渐增多。面对现有太空制造技术成形精度不高、适用材料有限的难题,本次报告首先介绍了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概况以及在陶瓷材料、复合材料成形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在太空制造及月壤制造领域的研究,阐述了一种将精细粉末材料制备成软物质膏体,利用立体光刻技术高精度成形的方法,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中的资源原位利用提供一种思路。 

  王功,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航空航天与土木工程学院并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期间曾为欧盟VIVACE项目工作三年,从事罗-罗公司航空发动机可靠性与维修性研究工作。曾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负责空间站应用有效载荷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与工效学工作;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安全性、可靠性与维修性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多项工程总体组织的研究与论证工作,建立了我国载人空间站应用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与维修性保障规范体系,作为空间站在线操作与装调平台的首席科学家完成了平台的设计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太空制造技术与在轨维修技术。201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技术”微重力验证,观测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微重力环境下成形过程,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完成微重力增材制造技术验证的国家。2018年提出并成功试验了软物质材料微重力环境制造实验,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微重力陶瓷材料立体光刻制造和金属材料铸造技术试验,使微重力环境制造精度首次达到微米级。2017年获中科院青年拔尖科学家项目资助,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项目,涉及陶瓷、金属及复合材料等。作为在轨服务专项在轨制造论证专家组成员和载人登月地外资源利用方向论证负责人,参与了我国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及应用的战略研究。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