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民,男,博士,研究员。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工作于该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2000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润滑材料及摩擦化学等研究工作。期间曾于1993~199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00年在纽约州立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曾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2014~2024 兼任Trib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摩擦学》共同主编(Co-Editors-in-Chief)。
目前担任《摩擦学学报》主编,Research等杂志编委会委员;兼任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
曾担任“神舟七号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项目及科技部润滑材料领域2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完成了工信部润滑材料基因工程重点研发计划、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等重要研究项目。为我国的航天、航空、高技术装备等发展了数十种润滑材料和技术;在国际上提出了“离子液体润滑剂”“铝荷花叶”的概念及制备方法。与团队成员合作,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合作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00多件;在国内外刊物合作发表重要论文800多篇,被引用4万余次;合作编著出版《齿轮传动润滑材料》、《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手册》等6部中英文专著。
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负责的“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 研究集体2024年 入选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团队。
目前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