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扫描
【经济日报】“率先行动”撬动科技体制改革
来源:经济日报 佘惠敏 | 日期:2014-09-01 | | 【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正迎来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科研机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深化改革;用人机制将进一步开放流动、竞争合作;各类资源将进一步整合盘活、高效利用中国科学院近日宣布,启动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正迎来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机构:分类改革

  机构改革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中科院提出,将大力调整优化现有科研机构,开辟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特区”和“试验田”。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科院现有研究机构将被分为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类。创新研究院近期将选择微小卫星、信息工程、空间科学、海洋信息技术、药物等5个代表性的领域方向开展改革试点;卓越创新中心将对已启动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等首批中心进行调整和完善;大科学研究中心将按照综合、专业两种类型分别建设,并推动合肥、北京、上海3个综合研究中心试点;特色研究所将基于其服务社会和保障民生的基本定位,研究提出建设规划思路和近期试点方案。

  “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仍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现象,存在科研工作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化扩张等问题。”白春礼说,“我们以研究所分类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旨在从根本上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未来,4类研究机构将进行分类定位、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同时又彼此合作、相互衔接、动态转换。”

  人才:竞争流动

  在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上,“率先行动”计划提出了不少新举措,并明确要求“健全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用人机制”。中科院将通过全球公开招聘吸引优秀人才,引入高端人才的国际评估机制,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并将统一组织择优支持评审和终期考核评估,对优秀入选者给予后续支持,稳定关键人才。同时,还将建立“特聘研究员”制度,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群体的稳定支持和激励保障,在4类科研机构中分步推广,并逐步在全院实施;将加大人才合理流动力度,推行“有限期聘用”制度,并在卓越创新中心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另外,实施“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也是中科院此番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借此建立健全外籍人才用人制度,将外籍聘用人员占科研人员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到2020年的3%,其中基础前沿领域要达到6%。

  “凝聚和吸引优秀人才,一靠事业,二靠环境,三靠待遇。”中科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说,研究所分类改革将为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提供更高、更广的创新平台和发展空间。

  资源:开放共享

  此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实现各类资源的开放共享。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表示,中科院层面要根据“率先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盘活存量资源,着力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此外,积极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开放合作,努力争取地方、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源。”邓麦村告诉记者。

  “率先行动”计划显示,在扩大开放合作、提升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方面,中科院将采取新举措。一是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二是组织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三是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示范应用,强化和革新现有产业,培育和创建新兴产业;四是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创新高地建设,以及国家中西部和东北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五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资源公共平台。

  邓麦村表示,中科院将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示范应用,强化和革新现有产业,培育和创建新兴产业,力求到2020年实现为社会创造年产值逾万亿元的目标。

  (原载于《经济日报》 2014-09-01 09版)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承制 版权所有 陇ICP备05000312号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兰州天水中路18号 邮编: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