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7月8日晚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办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会,研究生和课题生近200人参加。宣讲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作了“青年挺膺担•厚植家国情怀”的专题宣讲,以“讲述信仰故事、演绎时代精神、传承文化使命”为主线,通过宣讲、演绎、短剧等不同形式表演了《启航》《执着》《家书》《追梦者・逐梦者》《做祖国的 “链条”》等节目,讲述5位元勋矢志报国的动人故事,带领现场师生沉浸式聆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动人故事,回望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体味了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启航》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历经艰难险阻归国、报国的传奇人生;《执着》描绘了陈能宽在罗布泊极端环境下进行爆轰试验的坚毅身影;《家书》讲述了钱骥在“东方红一号”背后所承担的总体统筹工作;《追梦者·筑梦者》回顾了陈芳允一生三次投身国家战略工程的经历;《做祖国的“链条”》讲述了吴自良带队突破“分离膜”技术封锁,自主研制出原子弹“心脏”关键元件。 “两弹一星”精神,令人备受鼓舞、深为震撼。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科研和学习中要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和科学家精神,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节目《启航》节目《执着》节目《家书》节目《追梦者•逐梦者》节目《做祖国的“链条”》节目《群诵》
2025-07-106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王齐华,所长、党委副书记周峰,副所长张俊彦,纪委书记张景光,副所长石峰,党委委员邵士俊,以及部分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导师代表出席典礼。毕业生代表、部分毕业生亲友团和在学研究生等参加典礼。毕业典礼前播放了同学们的毕业视频,记录了同学们在研究所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研究所和导师的感恩与祝福,展望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王齐华代表领导班子和全体导师向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毕业生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立大志,把握人生方向。以中国科学院和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把理想信念、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际行动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希望同学们明大德,擦亮青春底色。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希望同学们成大才,练就过硬本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潜心求知问学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希望同学们担大任,肩负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中履行责任担当。2023级春季博士生徐静代表毕业生发言。她感谢研究所提供的一流科研平台和导师的悉心指导。勉励在学研究生以勤为径,在灯火与实验中勇毅前行;以韧为帆,于星河征途中守望初心;以实为基,唯真唯实铸就科研底气。2023级直博生李舒宁代表全体在学研究生为毕业生送上祝福,表示将以优秀学长为榜样,笃志拼搏、勤学苦练、甘于奉献,在奋斗中砥砺奋进,在逆境中自立自强,用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王齐华、周峰、张俊彦、张景光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并进行拨穗。石峰、邵士俊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优秀毕业生”颁发了证书。 导师、学生代表演唱了歌曲“light”“和你一样”“不说再见”“奔跑”等,为毕业生送上祝福。毕业合影一毕业合影二
2025-06-16为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研究生有效应对学业、科研与生活压力,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办了研究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讲座邀请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甘肃省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董强利主任医师作了题为“健康心理 美好人生-压力与心理调适”的专题报告。报告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基本情形为出发点,介绍了心理压力的一般来源以及心理压力可能对同学们造成的影响,解读了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阐述了现阶段常见的几种心理疾病,重点分享了常见心理疾病的调试及干预措施,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平淡、平常的心态,学会接纳自己、容纳他人。 兰州化物所副所长石峰出席会议并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研究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位研究生都需要关注的问题。他鼓励同学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主动关注自身及身边同学的心理状态,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董强利作报告报告会现场
2025-06-11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了2025年度社会调查活动资助项目名单。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级秋博生陕志强申报的项目《纤维素润滑界面工程开启农业废弃物增值新维度——助力乡村生态闭环构建》和2024级春博生金泽润申报的项目《海水中核素治理方案与目前的挑战》获得审批资助,这也是研究所学生首次获得国科大社会调查活动项目资助。此次活动是国科大为引领在校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专业方向深入基层,到企事业单位、乡村城镇或边远地区开展的一项社会调查工作。
2025-06-064月25日至28日,2025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在广东佛山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摩擦学与未来产业”。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1000余名摩擦学工作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作为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为全国从事摩擦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在促进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摩擦学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兰州化物所谢翱博士和理仁杰博士分别作了分会场邀请报告,付佳婷博士和殷彦龙硕士获海报优秀奖。理仁杰参会感想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5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并与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共同交流讨论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心得。此次会议以“摩擦学与未来产业”为主题,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摩擦与润滑行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时也邀请了摩擦学领域著名的专家与学者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提供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摩擦学学术盛宴。它不仅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也带给我更多有关摩擦学的深刻研究体会与科研经验。周峰研究员的专题报告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科研中将自己的学术目标与国家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实现统一,如何切实地做到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此外,大会邀请的主旨报告也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摩擦学在各行各业中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以及当下先进的应用。而多个分会论坛则进一步让我学习到摩擦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后所带来的全新方向与研究思路,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在摩擦学的研究中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切入角度来了解属于摩擦与润滑学科的独特美韵。通过此次会议,我深刻的体会到在科研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持续深耕,更要将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学术追求与动力源泉,以此不断推动我们在摩擦学领域的前行与创新。谢翱参会感想 参加全国青年摩擦学大会,我深切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蓬勃的创新活力。各位专家学者带来的报告,从基础理论到实验创新,全方位展现了摩擦学领域的研究魅力。那些前沿理论与创新成果,不断冲击着我对摩擦学的认知边界,让我深刻意识到这个领域蕴藏的无限可能。分论坛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们互相分享研究思路,在聆听他人见解的同时,也从多维度反思自身研究方向,这种思维的碰撞让我深受启发。这次参会经历,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发了我对未来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付佳婷参会感想 参加2025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让我收获颇丰。首先由衷感谢胡丽天老师和丁奇老师为我提供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以及两位导师在科研方向把控与成果凝练上的悉心指导。此次会议的主旨报告以跨学科视角串联起摩擦学与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融合,极大拓宽了我的学术认知边界。通过分会场报告以及海报交流等学术活动,我与多所高校学者深入探讨了智能润滑、表面工程等前沿方向,既汲取了他人在理论建模与工程应用中的创新方法,也通过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收获了积极反馈,各位学者对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数据表征的全面性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为后续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此次会议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窗口,更让我体会到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对科研创新的催化作用。未来我将带着这些启发,在导师引领下继续深耕摩擦学领域,探索更具价值的科学问题。殷彦龙参会感想 很荣幸参加了本次2025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在会议之初,倾听了周峰研究员题为“国家需求和个人学术追求的统一:润滑机械 润滑人生”的专题报告,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闭门探索,而应该是在响应国家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我们的学术追求。此外也聆听了众多专家的前沿报告,我了解到摩擦学在工业机器人精密传动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突破进展,如多个单位的研究团队都分享了关于极端工况下精密机械摩擦副的研究,极大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让我对摩擦学的应用边界有了全新认知。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不仅学习到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还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和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更激励我在后续的研究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努力为摩擦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05-145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团委“学精神、强作风、促攻坚”——“科技强国青年说”暨“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表彰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两红两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罗兰获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罗兰,女,汉族,1999年3月出生,现担任兰州化物所研究生会主席,所团委副书记,2024级春博班班长。在学期间,她积极协助做好班级事务管理,协助组织国科大“科苑杯”篮球赛(兰州赛区)、研究所2024年和2025年迎春联欢会、公众科学日、师生篮球赛、女研究生妇女节健步走等多项活动。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组织并参与2024届毕业生“感恩兰化情”毕业主题活动和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坛。2024年协助完成所团委换届各项工作。获2024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视频图片大赛硕博组三等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荣获202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学金。
2025-05-084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学生思政工作会暨辅导员培训会。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齐华,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专兼职辅导员、心理联络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副所长、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石峰主持会议。会议邀请兰州大学副教授、研究生辅导员李楠作了题为《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挑战与优势》的报告。李楠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验和大量工作案例,介绍了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核心挑战、独特优势和工作展望。研究生处处长张慧玲汇报了研究所学生思政工作和“明德崇礼”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情况。与会人员就做好学生思政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王齐华在讲话中强调,当前,全院上下正处于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时期。青年人才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未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定性力量。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院党组有关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要健全学生思政工作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各级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等在思政教育和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要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好抓细抓实思想政治工作,将研究生培养成为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青年人才,为抢占科技制高点任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的贡献。会议现场
2025-04-254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赴兰州市第八中学开展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之“科普陇上行”活动,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充满乐趣与探索的科学实验之旅。兰州市第八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师生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学校副校长祁永峰出席活动。活动共组织12个研究生科普小组现场演示科学小实验,包括“滴水成胶”“会呼吸的蓝精灵——揭秘碘钟反应”“多彩多样”“小摩擦大智慧系列实验”“百变汽水”“火山爆发”“魔力棒棒糖”“趣味泡泡龙”“水中花园”“魔法水晶诞生记”“点亮你我”和“掌心的神奇火焰”。演示过程中,科普者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复杂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同学们亲自参与,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进而增加对科学的兴趣。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简称“春分工程”),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8年建校40周年之际发起的一项社会责任项目,于2018年3月21日正式启动。春分工程旨在以科普报告、科普活动等形式,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科学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兰州化物所2024年获批科普陇上行项目,组织导师和研究生先后到研究所帮扶村中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等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走近科学,激发科学兴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科学的种子,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贡献力量。实验展示合影
2025-04-214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举办了研究生《人工智能实际应用》专题培训。培训由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许荣杰老师主讲,聚焦AIGC实际应用,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工具和应用场景等。许荣杰老师结合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丰富经验,介绍了AIGC技术概览与应用前景、DeepSeek实战应用、AIGC文案生成基础与实操、AI办公提效应用、AIGC图片生成应用、AIGC音频与视频生成应用以及AIGC学术相关应用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操练习,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术应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具体工具的使用与许老师进行了交流。同学们表示,通过培训不仅了解了当前AI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学会了如何利用AI辅助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此次培训是研究所培养研究生AI素养的重要实践,未来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助力AI与科研、学习的深度融合。培训会场
2025-04-17为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 4月10下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组织在所专业硕士和工程博士40余人赴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实践。在西北永新集团生产车间,学生们参观了企业现代化工艺流程,了解了企业在涂料、油漆等方面的生产流程、产品配方、性能等。参观结束后,《中国涂料》常务编委、西北永新涂料有限公司董事田兆会从企业发展历程、涂料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就业前景等为学生作了报告。加强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教育,是积极贯彻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方针政策,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新需求的有效途径。2025年,兰州化物所先后组织研究生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和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旨在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所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锻炼提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等工程实践能力,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实践现场
2025-04-14